廣西昊鑫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
做品牌,找我們
讓您的品牌贏在起跑線上!
地 址:中國(廣西)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五象大道401號南寧航洋信和廣場1號樓四十三層4312號
4312, floor 43, building 1, Nanning hangyanghe Plaza, No. 401, Wuxiang Avenue, Nanning
電 話:13978649198
傳 真:默認
網 址:http://www.nicomusic.net
給我們留言
如果有需求請花幾分鐘時間在下邊表格上填妥需求信息,我們將針 對您的需求與您取得聯系~
一款很多人都在用的app,可能要下線了。
它就是每日優鮮。
網上關于它的新聞也是沸沸揚揚,各種信息都在驗證公司要解散的傳言:app關閉30分鐘急速達、員工工資拖欠、高層集體失聯……
如此猝不及防的離場,讓人不由想起當年同樣欠了一屁股債跑路的OFO單車,都以狼狽的姿態匆匆落幕。
雖然新聞中的形象早已稱不上正面,但對大部分用戶來說,也都還沒回過神,滿是惋惜與感嘆:
拋開平臺本身的功能與服務,最讓阿廣印象深刻的,還得是每日優鮮這些年來賣菜的創意營銷:無論是細節處精心設計的商品文案,還是節日里的借勢創意,都讓人眼前一亮。
今天阿廣就來盤一盤每日優鮮這些年曾經的營銷創意,與大家品味之余,也送它一個體面的告別儀式。
產品文案:細節上的用心足以俘獲人心
都說每日優鮮的文案好,好就好在它把文案的靈魂,直接注入了商品名稱之中。
即使是不太愛看廣告的人,也會被這些可可愛愛的商品文案戳中心巴。
譬如——
受國家地理保護的好牛
茉莉體香,誰能阻擋
香甜蓋過當季新款香水
沒啥心眼 有的就是清爽脆嫩
類似精妙的名字還有很多,大家且自行滑動觀摩:
用如此俏皮會玩的文案代替板正的商品名,這樣一個被大部分平臺忽略掉的“免費文案秀場”,每日優鮮卻用得爐火純青,不僅菜賣出去了,還能博得不少好感。
平面海報:有“滋味”的視覺體驗
除了商品頁的文案,每日優鮮的各種平面海報里的文案也寫得有滋有味。
· 3.8婦女節海報
在2020年的3.8婦女節,這組被印在購物袋上的“家常菜情詩”,就極其亮眼。
讀著一首首鮮活的情詩,未嘗其菜,就已經靠文字腦補出一番滋味來了。
譬如——
最熟悉的日常
也是最眷戀的家常
——《番茄雞蛋湯》
碗里的醋有多少
心底的愛就有多少
——《酸辣土豆絲》
而讓一個人心安的獨門秘訣
是就這么跟著味覺
找到最熟悉的歸途
——《紅燒肉》
雖說菜都是家常菜,但這些印著粉紅文字的袋子,卻讓這些最簡單的菜,發揮出了最大的魅力。設想在3.8婦女節收到這樣一袋子的生鮮,廚房里的鍋鏟想必都要歡快幾分。
· 517吃貨節海報
又比如,每日優鮮為517吃貨節發布的這組“勸食”海報。
這組海報不僅編出了n種勸人“吃點好的”的理由,還生怕含蓄婉轉的文字,大家一眼get不到重點,貼心地把關鍵詞標了出來。
· 雙十一海報
在11.11,每日優鮮則發布了一套富有“哲理”的生鮮法則,乍一看是在扯淡,思考一陣后又覺得頗有道理,余味則是一句甚妙!
現代社會中臉皮越薄的人
往往越容易被消滅
——《蜜桔法則》
愛吃肉的人不一定胖
愛吃菜的人不一定瘦
——《排骨定律》
通常越珍視時間的人
可能擠出的時間越多
——《臍橙理論》
· 圣誕節海報
在2017年的圣誕節,每日優鮮推出的海報《如果當時》倒是沒有走浪漫路線,反而刮起了一陣土味emo風。
應景的繪本畫風,搭配真實又好笑的“傷痛文學”,每日優鮮在勸大家珍惜好眼前人的同時,順道也俏皮地帶貨,安利了一波自家的圣誕果。
· 戶外平面
除了看得見摸不著的平面,每日生鮮還曾包下了北京街頭1000塊廣告牌,用文案里的各種滋味,真正“照亮”回家的路。
這樣的文字,估計每個餓著肚子往家趕的人,看到都會被溫暖到——
不愛包漿的核桃
只想聞你手腕上的沉香
不屑唐朝的瓷碗
只想嘗你熬的湯
大山子的節奏很慢
我的身材很胖
但還好
我們都是自己喜歡的模樣
點了幾串小腰
多喝了幾杯酒
在不明朝向的望京街道上
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方向
可見,通過這些大小日子里的海報與文案,每日優鮮也在借這些“每日”都不落下的細膩滋味,帶給消費者更美好的生鮮購物體驗。
TVC:講好每個“鮮活”故事
如果僅靠海報和文案不足以拼湊成一個故事,那么一支走心的TVC一定可以。
每日優鮮曾經在TVC里拍出的故事,從不同主題和風格出發,最終都展現了同樣一類“鮮活”的質感。
· 2020年品牌片《讓生活更鮮活》:「獻給每位30+女性」
還記得當時追得很上頭的《三十而已》嗎?
每日優鮮就曾借這部電視劇的熱度,用一支品牌片《讓生活更鮮活》,向30+的家庭女性們送去了鼓勵。
相關作品
短片中,每日優鮮基于對30+年齡的女性群體的細膩洞察,替她們點出了處于迷茫期的困惑:所謂30+的生活,應該是什么樣的狀態?品牌以打破常規的方式,闡明「哪有什么“一定”」的品牌態度,并替她們甩開了社會在年齡層面給女性帶來的“答案束縛”。
而品牌slogan「讓生活更鮮活」也自然地承接其后,鼓勵女性追求鮮活人生,也寓意其生鮮產品的新鮮。
· 2020年母親節TVC:「一生能和媽媽吃多少頓飯」
在2020年母親節,每日優鮮用一支很暖心的TVC,戳中了觀眾的淚腺。
品牌通過“和媽媽吃的一頓飯”這一以小見大的細膩切口,將媽媽與子女間的愛與羈絆娓娓道來。
相關作品
從“女兒”的視角,回憶成長歷程中與母親的每一頓飯。當老照片逐幀回放,字字細膩的旁白慢慢道來,一代人的回憶就此揭開,而媽媽們的口頭禪「等你長大就知道了」也在此刻開始應驗:兒時不懂母親的不易,長大后才逐漸理解。
短片最后,每日優鮮也呼吁大家重視與母親相處的時光,點出了這一頓飯背后的意義,也將這份情感價值灌注到了品牌自身。
· 2018年神邏輯廣告:「好吃的食物,給好吃的你」
你以為生鮮品牌只有這些暖心的套路?那么每日優鮮這支早期的神邏輯廣告,絕對能驚掉你的下巴。
廣告被分成了三個故事,而貫穿全片的創意精髓,就是短片中的人物,都是生鮮擬人的設定。
亂倫車廂篇,借“有情人終成兄妹”的drama劇情,道出了冰箱里的橙子們個個“出自名門”、原產地有保障這一產品優勢。
殉愛木馬篇,則把高速旋轉的榨汁杯比作旋轉木馬,等待榨汁的水果,也就成了一對膩歪至極的情侶。而故事結束后的文案“甜言蜜語榨給你”,也巧妙點出了水果的甘甜多汁。
生肉桑拿篇,黑幫大哥與小跟班們在桑拿房發起“掰手腕”之戰,這樣的大場面背后,真相卻是一鍋被蒸熟的螃蟹。而生猛的肌肉男,也自然暗示了高蛋白蟹肉的豐富營養。
三篇故事下來,劇情看似毫無關聯,實則處處埋藏著對應細節的腦洞聯想,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后,甚至還覺得有些巧妙……而這樣的創意,就算放在今天的生鮮廣告里,也仍不失為亮眼的一道色彩。
結語
在生鮮平臺成為廚房里常見的幫手后,各大品牌競爭之激烈也不言而喻。而對于曾產出如此多創意,如今卻暗淡離場的每日優鮮,阿廣也惋惜不已。
不過,阿廣更想說的是,當下這些創意帶給我們的感受,也許會因為品牌的退出而被淡忘,但絕不會消亡。就像每日優鮮在母親節寫的文案一般,有了這些創意的加持,我們就能夠在共情中繼續回味。
至少感謝這些用心的創意,曾經取悅過在廚房烹調的我們。
文章轉載自創意廣告